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,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,南临黄河与郑州、洛阳相望。现辖2市4县4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总面积4071.1平方公里,总人口355.13万,其中非农业人口104.57万,农业人口250.56万。
经焦作的隋朝大运河
焦作运河
太行山南麓的焦作地区(古称有怀庆、河内、河朔等),包括今沁阳、博爱、武陟、修武、温县、孟州等市县,与黄河南岸的郑州至洛阳一带,自古就是沟通大半个中国的水上运输中枢。这里有黄河、洛河、沁河、丹河、卫河、汴水等自然河流和隋唐大运河等人工河流交汇于此,发达的水路漕运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条件。
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。焦作境内的黄河长110公里,现年均流量1440立方米/秒。黄河航运,历史悠久。焦作地区有原始社会时期“共工堙水”、“鲧障洪水”、“大禹治水”等众多传说。先民们用石器“刳木为舟”,创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,大禹治水已“陆行载车,水行载舟”。隋朝大运河之前的水利航运工程
中原地区,春秋时期黄河水系的航运便有发展。《左传》记载,当时的晋国(今山西)向秦国(今陕西)购买大批粮食,就是经渭河、黄河、汾河运到晋国都城绛地的。战国时期,黄河水运比较发达。据《禹贡》记载,“沿于江海,达于淮泗”,“浮于淮泗,达于河。”就是说,由黄河入济水、淮河、泗水而入长江……这里描述的是以黄河为中心的主要天然河道水运交通路线的状况。魏惠王十年(公元前361年),魏国人工开挖鸿沟水系沟通了今郑州至开封间的航运。东汉时期,国家政治中心从长安迁到了洛阳,洛阳至郑州间的黄河两岸(包括今焦作地区)从此就成了沟通中国南北水运的中心枢纽地区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由于战争频繁,迫切需要利用水运输军队、粮草,在黄河南北两岸先后开凿了不少人工运河,使航运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。
在关中地区,战国时期开凿了郑国渠;两汉时期,黄河流域又开挖了六辅渠、白渠等,发展灌溉和航运。
公元584年,隋文帝下令开通关中地区的运河——广通渠。当时,由于渭水多沙,深浅不一,行船不便,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,长150多公里,称为广通渠。广通渠将长安通过黄河水系与洛阳连接了起来。
在江南地区,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末期。公元前486年,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,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,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“故水道”,并开凿邗沟(自扬州到江水,东北通过射阳湖,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)。后来,秦、汉、魏、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。公元587年,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,开山阳渎(邗沟),后又整治取直,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。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
魏晋南北朝时期,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,尤其是会稽郡(今浙江绍兴一带),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。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,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,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,需要江淮地区供应。陆路运输速度慢、运量小、费用大,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。开通运河,利用水利运输,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。政治上,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,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运河。杨广即位之初,为了加强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的控制,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,以及隋炀帝个人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。那时候,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,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、布帛和财富,这就为开通运河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。大运河的开通
隋炀帝即位后,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。从公元605年到公元610年开通了大运河。
至此,隋朝建成了以洛阳为中心,由永济渠、通济渠、山阳渎和江南河四段连接,南通杭州,北通北京,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。洛阳到江都长1000公里,江南河长400多公里。运河两岸筑有御道,栽种柳树,修建离宫40多所(自长安至江都)和许多粮仓。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,南北的物资经洛阳向西可直达长安。流经焦作地区的隋朝大运河
流经今焦作地区的隋朝大运河是永济渠河段。据《隋书·炀帝记》记载:“大业四年(公元608年),隋炀帝开永济渠,引沁水南达于河(黄河),北通涿郡(今北京城区西南隅)。”这表明,当年开凿大运河时,焦作境内的沁河是大运河北段永济渠的源头,永济渠的渠首在今焦作地区。永济渠是在曹魏旧渠的基础上,并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建成的。它引沁水往南与黄河贯通,北分沁水一部分向东通过长明沟(即后来的小丹河、运粮河)、吴泽陂(在今河南省获嘉县境内),与清水相连,经汲县,流到宿胥故渎(今卫辉市小河口),“又立淇门以通河东北行”(《初学记》卷六)。意是在淇门开口开挖新渠引水,向东北流去,往下又与白沟相接,得九河之故道,从黎阳(今河南省浚县)、临河(今浚县东)、内黄、魏(今河北省大名西)、馆陶、永济、临清、清河、武城、长河(今山东省德州)、东光、南皮、清池(今沧县东南)等地,至今天津附近,再西北行,最后到达涿郡所在地蓟城(今北京城区西南隅)。至610年完成,全长约1000公里。据《元和郡县志·永济县下》载:“永济渠在县西郭,内阔一百七十尺,深两丈四尺。南自汲郡引清、淇水,东北入白沟,穿此县入临清……隋氏修之,因名‘永济渠’。”
大运河的开挖,不全是重新开凿,大部分属于疏浚、拓宽、修整等。它给南北水运带来很大的便利,促进了南北、东西的经济发展、文化交流,是我们中华民族水运史上的重要篇章。以永济渠为例,永济渠修好后,大业七年(公元611年),隋炀帝发兵高丽时,除亲自乘龙舟通过永济渠外,还曾“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,舳舻相次千余里,载兵甲及攻取之具,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”(《资治通鉴》)。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、兵甲、武器、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。船只相连近千里,往返运输达数十万人次,其规模之大是相当可观的。唐朝前期国力强盛,通过大运河运粮救灾颇见成效。玄宗开元初年,河北道遭受严重水灾,朝廷派使臣视察灾区,发现水灾“荐及河朔”,而“发仓廪、漕江淮以赈之。”当时的幽州节度、河北诸军大使张说在《送任御使江南以赈河北百姓》一诗中说:“河朔人无岁,荆南义廪开。将兴泛舟行,必伫济川才……调饥坐相望,绣眼几时回。”既然是从江淮调粮,则必然是通过永济渠北运。
唐、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。唐时浚河培堤筑岸,以利漕运。将自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,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水深,又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。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,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(现代船闸的雏形),使船舶能安全过闸。运河的通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。晚唐诗人皮日休曾写诗说:“尽道隋亡为此河,至今千里赖通波。若无水殿龙舟事,共禹论功不较多。”北宋时期,焦作的陶瓷和煤炭,都是通过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的。
明朝周梦旸编撰的《水部备考》中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史实:“沁水一支,自武陟小原村东北,由红荆口(今获嘉县红荆嘴)经卫辉府,经六十里,入卫河。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,盖即此地也。”
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黄河、沁河的多次改道,大运河在焦作地区的路线也发生过较大的改变,由博爱经武陟和修武境内向东连通卫河的运粮河,一直到解放初期仍具有航运价值。古代著名的引丹济卫水利工程九道堰,沁阳的沁河码头,博爱的蒋沟、界沟码头,武陟木栾店码头,修武东关码头等,均为隋唐大运河沿用至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