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,泰安市属鲁中经济区。北以泰山与济南为界,南与济宁市相连,东与莱芜和临沂地区毗邻,西 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。处于山东省东部大开放和西部大开放的结合部,利于东拓西进,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与联合。
泰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。早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存、繁衍,5万年前的新泰人,已跨入智人阶段;5000多年前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,成为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由于古人对太阳和大山的崇拜,自尧舜至秦汉,直至明清,延绵几千年,泰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。随着帝王封禅,泰山被神化,佛道两家、文人名士纷至沓来,给泰山与泰安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。泰安也因泰山而得名,从古语“泰山安则四海皆安”中来,寓意“国泰民安”。
大运河泰安段
京杭大运河泰安段全部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境内。京杭运河在元代改道鲁西之后,几经疏浚变线,今东平境内运河从汶上、梁山、东平三县交界的张坝口入东平而后北迤,经王思口、王仲口、常仲口、大安山、戴庙、十里堡几个闸坝出境,全长60华里。现存的运河河道东平段基本上是明、清故道,大部分仍然保存较为完好,遗存最宽处120米,最窄处不过40米。
素有运河水柜之称的东平湖位于东平县域西部,明时称安山湖,咸丰五年(公元1855年)更名东平湖,是当时山东省境内为运河补充水源的最大水源地。目前东平湖总面积626平方公里,常年积水面积207平方公里,与运河大安山到戴庙段连体9750米左右,仍保持着原来的风貌。
初建于明永乐九年的戴村坝全长1860米,位于大汶河下游,是大汶河为京杭运河补充水源的枢纽工程,该坝将汶河一分为二,分别向运河的南北两段补水,素有“七分朝天子,三分下江南”之说。戴村坝最早为土坝,明代中晚期时逐渐改为石坝。长400余米的主石坝,以设计之巧妙、造型之美观被中外专家称之为“第二个都江堰”。1959年,小汶河被筑堤堵截后,戴村坝失去了引汶济运的作用,但在拦沙缓洪、固定河槽、引水灌溉、改善生态环境、保障大清河防洪安全等方面仍发挥着积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