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地理山河志 -> 水利工程:》杭州西湖水利-隋唐

杭州西湖水利-隋唐


杭州西湖水利中国水利工程隋唐

杭州西湖,又名钱塘湖,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名胜,但在历史上他还是一座设备齐全、管理完善的灌溉济运水库,其灌溉效益的发挥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着密切关系。

当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时查访民情,得知下塘一带一千多顷耕地都仰仗西湖水灌溉,但今年湖堤倒塌,湖水难以存蓄,农田连年干旱。于是他在公元823年带人重修湖堤,建水闸,修渠道、管道和溢洪道,增加了蓄水量,完善了供水和防洪工程,形成人工水库,并以江南运河为灌溉干渠,与下游一些湖泊联合使用,灌溉钱塘(今杭州市)、盐官(今海宁县)一带土地千余顷,为更好发挥西湖水利的效益,白居易亲自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:规定大雨季节要严密防范溃堤;水位过高时由预留的“水缺”泄水,再高时同时启放水闸和水涵。据估计,湖水放低一寸可满足十五顷农田的用水需要。

白居易当年还曾疏浚和修复过六井。关于六井则和杭州饮水有关。西湖原为古海湾淤积形成的泻湖,杭州城即建在淤积而成的陆地上,地下水味咸苦,不宜饮用。唐代宗时(763~779),刺史李泌在杭州城内主持修建了相国井、西井、方井、金牛井、白龟井和小方井等六井,井底埋设瓦管、竹筒引西湖水入井,保障水质清甜,以供居民饮用。白居易对西湖和六井的修复使杭州人民受益非浅。

五代和北宋,对西湖进行了多次整治,其中以苏轼主持的治理最为著名。苏轼出任杭州知府时,湖中葑草繁茂,淤积严重。于是他调军队进行疏浚,并利用疏浚的葑草和泥土修建西湖风景堤。后人为纪念苏轼的功绩,将该堤称为“苏堤”,如今的苏堤春晓仍然时驰名中外的西湖胜景。

南宋时,杭州是都城,城区人口已超过50万,居民用水仍取于西湖,有专门沉沙与净化水的设施。当时城内河渠,既作为运河的输水线路,又是京杭运河向城内的延伸,也取水于西湖(见图[南宋临安城市及水道布置图])。

元代以后,多次进行修治,其中以明代杨孟瑛主持的一次成效最为显著。由于泥沙淤积,陆地继续向大海推进,杭州城的地下水质逐渐淡化,西湖向城内供水作用减小。在西湖的开发中,利用天然风光、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,旅游事业日益兴旺,使西湖由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转化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对西湖的整修和开发作了大量工作。20世纪80年代引钱塘江水作为西湖和城内河道水源,为西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。

点击搜索与:中国水利工程相关的内容

    相关内容

    热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