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地理山河志 -> 水利工程:》苏州运河上的吴门桥-古运河与水利

苏州运河上的吴门桥-古运河与水利


苏州运河上的吴门桥运河水利

这幅题为《苏州城外桥景》的彩色雕版画,是英国画师威廉·亚历山大于1792—1794年随马戛尔尼出使中国期间构思草绘、1797年10月成画、1805年出版的一幅作品,在其所著《中国服饰》画册中的48幅彩色雕版画中,排序第7幅。

大约在1793年11月5日,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一行沿运河抵达苏州城,亚历山大一路饱赏两岸风光,对跨运河的桥梁印象尤其深刻,遂对苏州盘门三景之一的吴门桥,专门绘画一幅。

在水乡泽国的长三角地区,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的交汇之处,不是渡津就是桥梁。有桥梁的地点,最初也是渡津,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,重要的渡津都逐渐被桥梁所替代。

吴门桥所在的运河处,最初也是一个渡津———盘门渡。北宋元丰七年(1084年),在盘门渡建“新桥”,由运河北侧两座相接的木桥和南侧的石桥构成“三桥”,南宋绍定年间(1228—1233年)改建成三孔石桥,定名为“吴门桥”。

此图所绘之桥,即明代正统年间(1436—1449年)由郡守况钟重建的吴门桥。从画面看,桥已从原来的三拱桥改建为单孔桥,与今天的吴门桥类似。虽然今天的吴门桥是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在明代的基础上整修的,但其各项技术指标不会相差太大:桥拱高10米,桥长66米,拱券跨径16米,桥面宽5米,桥底宽5.7米。

运河古桥是运河历史文化的物质体现,是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可惜像吴门桥这样的桥梁,在最近的20年内,因种种原因被拆毁得太多太多。如何既保护、维修好现有的运河古桥,又不影响现代航运业的发展,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遗产保护与建设发展的难题之一。

从图述内容看,苏州地方政府在吴门桥上搭建彩门、悬挂灯笼,还组织仪仗队列队欢迎马戛尔尼使团一行,其仪式不可谓不隆重。

中国的桥梁不计其数,风格迥异。很多桥梁是三拱桥,其中不乏轻巧优雅的造型;其它的桥梁则简单地在锥形桥墩上水平铺上一层木板而已。

画面上这座类似马蹄形的拱桥,在马戛尔尼使团从杭州到舟山的水路上经常出现。和中国的大多数桥梁一样,此桥坡陡,与地平线所呈坡度足有20度。正因为路多拱桥,所以陆路货运马车就显得无足轻重,而河流与运河则成了中国的交通干道。

此桥的建筑用材是一种粗制的大理石。那些突出的石条和靠着桥身立面竖立的石柱,被认为是用来强固或束结桥梁构件的。桥拱上方五个圆形凿刻标识中刻有汉字,可能是此桥建筑师的姓名和建造年代。

拱桥中部上方的临时装饰物,由彩绘和绸条装饰的竖杆与悬挂的灯笼组成,是为迎送马戛尔尼使团而搭建的。附近岗哨内的六名士兵,整齐地站立在桥上,向大使致礼。 (阙维民)

点击搜索与:运河相关的内容

    相关内容

    热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