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|
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风景秀丽的黄山市境内,北望黄山,西临新安江发源地六股尖、牯牛降自然保护区,新安江两大支 ![]() 齐云山,古称白岳,湖光山色,风光无限。其丹霞地貌类型齐全,属峰丛式丹霞地貌,集奇、险、秀、美于一身,区内奇峰峥嵘、怪石嶙峋、丹崖赤壁危立、重峦叠嶂、千姿百态,代表了晚白垩世(距今约9000万年)以来在地形发展过程中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的模式之一。 齐云山丹霞地貌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产生、演化而成。在距今9000至6500万年间的晚白垩世形成了紫红色砾岩、砂岩、钙质砂岩互层的浅湖相——山麓河流相沉积,组成了齐云山组和小岩组,期内有一次基性玄武岩喷发构成齐云山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。而稳定成层产出的玄武岩又给丹霞地貌镶嵌了一个绚丽的“花边”。 始于距今5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使盆地全面抬升变为侵蚀区。在几千万年的抬升过程中,由于差异升降,齐云山地区的抬升幅度高于周边地区,相对高出100~300米。抬升过程中形成 ![]() 另外,园内还分布有中生代白垩纪齐云山组标准地层剖面遗迹、恐龙骨骼化石、恐龙蛋化石、恐龙足迹化石、恐龙尾迹化石遗迹;以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新构造运动遗迹等。(资料提供:国土资源部) ![]()
|